古代关于劝学小故事_【诸葛亮淡泊明志】
诸葛亮淡泊明志
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年轻时住在南阳的隆中,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。在耕作之余,他博览群书,深入研究政治和兵法,并和很多名士成为好朋友,相互研讨学问。在乡村宁静的环境中,诸葛亮读了很多书。他志向远大,心境淡泊,在学习时很懂得融会贯通,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本领。
诸葛亮27岁那年,刘备三顾茅庐,请他出山辅佐自己。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,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。刘备死后,诸葛亮辅佐刘禅,六次北伐曹魏,但都没有成功。最后,诸葛亮病死在军营里。
诸葛亮晚年写下了著名的《戒子篇》,文中说: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静无以成学。
【点评】:诸葛亮善于给自己营造一种宁静的环境,这一点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。
【古代格言】:学须静,才须学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静无礼成学。
【格言释义】:学习需要有平静的心态,才干需要通过学习获得。如果不学习,就无法获得才干,如果心不静,就很难学有所成。
【免责声明】:“SEO学习中心”网站页面文章、图片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、第三方机构或其他站点发布或转载,若文章涉及版权侵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,文章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。